免费学习网实用文档工作报告内容页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2023-05-18 19:48:14 工作报告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篇1)

今年以来,我县主动适应外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积极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内部各种积极因素,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问题和新困难,紧扣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主题不放松,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开局稳定,发展态势行稳致远。

一、一季度我县八大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在全市情况比较

(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18万元,同比增长7.9%,高比全市0.6个百分点,排全市12个县市区第4位、东部6个县第2位。

(二)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3088万元,同比增长5.8%,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东部6县第4位。

(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973万元,同比增长14.9%,高出全市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东部6县第3位。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783万元,同比增长11.5%,低于全市0.1百分点,排全市第4位,东部6县第3位。

(五)完成财政总收入28389万元,同比增长22.67%,高出全市5.1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东部6县第2位。

(六)实际利用内资275070万元,同比增长21.5%,低于全市0.1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东部6县第5位。

(七)实现进出口总额853万美元,完成进度的16%,排全市第4位、东部6县第2位。

(八)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4元,同比增长11%,高出全市0.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2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6元,增长9.8%,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东部6县第4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元,增长12.2%,低于全市0.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9位、东部6县第5位。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总体经济平稳。一季度实现GDP250187万元,同比增长7.9%。其中一产业62834万元,同比增长2.4%;二产业65488万元,同比增长4.2%;三产业121865万元,同比增长12.9%。三次产业比分别为25.1:26.2:48.7。第三产业贡献率达77.7%,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二)农业备耕有序。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739万元,增长2.4%,其中农业产值14925.7万元,增长2.2%,林业产值5407.33万元,增长6.8%,牧业产值85721.34万元,增长1.8%,渔业产值3394.8万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89.89万元,增长7.6%。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农业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尽管国家继续实行农业“三项补贴”等惠农政策,但仍然对种粮刺激性不大;二是规模种植发展形势良好,经多年培育和措施激励,流转土地的种植大户在不断增多;三是粮食作物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稻种植计划在七成以上;四是生猪价格持续高位震荡,养殖效益提高,前景乐观;五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

(三)工业经济稳中趋缓。因“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政策影响,工业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一季度完成工业增加值55881万元,同比增长4.8%。全县74家规模工业企业1-3月实现增加值63088万元,增长5.8%。后期走势仍不乐观,工业用电量处于较快的下降通道。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1-3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973万元,同比增长14.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完成产业投资42056万元,占总投资的24.5%;工业投资74730万元,同比下降6.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58万元,增长35 %;第二产业完成74730万元,下降6.7%;第三产业完成50785万元,增长2.6%。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58673万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投资101343万元,增长40.58%;5000万元以下项目97个,投资171973万元,增长14.9%。

(五)商业经济繁荣稳定。1-3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783万元,同比增长11.5%,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55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城镇176630.1万元,增长11.55%,乡村8263万元,增长10.77%;批发业21741.3万元,增长11.36%;零售业142144.5万元,增长11.53%;住宿业1349.7万元,增长11.19%;餐饮业20547.6万元,增长11.58%。

(六)金融信贷运行稳健。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20520万元,比年初增加12929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64435万元,比年初增加59528万元。存贷比100:36.5。不良贷款率为2.7%。

(七)财政收支持续增长。1-3月,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8389万元,同比增长22.6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336万元,增长31.06%。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18342万元,同比增长45.5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94.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65.2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72.88%。

(八)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1元,同比增长11%,其中城镇居民收入5576元,增长9.8%,农村居民收入2272元,增长12.2%。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工业增速严重受阻。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触底回升势头相对滞后。二是规模工业企业同比增幅缩减。南方水泥、双雄矿业等企业增长势头锐减,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回落15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四是部分企业处于停产状态。规模工业中停产7家,占总个数的9.5%。

(三)、投资增速出现较大跳空缺口。与2023年同期比增速回落7.1个百分点。原因有三:一是大项目少小项目多的.局面不断加剧。今年500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投资通过国家平台实行联网直报,一季度全县投资项目1754个,我县19个,仅占1.1%。到目前为止,全县总投资项目10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仅占全部投资项目比重为17.9%;其中亿元项目6个,占全部项目的5.7%。二是社会投资不断降温。主要体现在房地产等行业投资方面,2023年以来,多数开发企业的库存一直呈上升趋势,投资热情降温。一季度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50万元,同比下降60%。三是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一季度三次产业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5%、-6.7%和2.6%,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明显低于一、三产业。

四、对策和建议

(一)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打开工业回升空间。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挥主导行业支撑作用。一方面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盘活生产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另一方面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深度加工和精深加工业,以茶油、大米为主导,重点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我县特色系列深加工食品。二是增强重点企业生产活力,提升主导产业支撑水平。加强生产调度和数据监测预警分析,定期掌握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对工业增长的强大引擎作用。三是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力度。积极搭建银政银企对接平台,拓宽工业企业融资渠道。四是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益,让大项目大企业尽快投产形成新的增长力。要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园区投入力度,着力优化生产布局,使各类园区成为项目落地的集聚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产业转移的承载区,高新技术的先导区,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和发展动力。

(二)狠抓项目管理,提升投资增长后劲。一是抓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开工。目前由于我县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个数较少,对全部投资增长的主导作用下降,投资这驾马车的拉动力不足。下阶段必须下大力气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政策机遇,积极筹措资金,力促投资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开工建设。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积积申报大项目,好项目。各部门应尽快全面进行重大项目的申报入库,确保投资总量平稳增长。

(三)加强税收征管和入库工作,激发财政收入增长动力。要主动适应税收改革新常态,着力抓好“营改税”和建安税,消费税等税收的征管和入库工作,做大总量,提升增量,确保质量,扎实推进我县财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篇2)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72.01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0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17.54亿元,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234.58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金融业发展快速,完成增加值49.79亿元,同比增长25.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紧紧围绕“菜篮子”保供及农民增收致富工程,进一步加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市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一季度,农业增加值8.73亿元,增长12.9%;林业增加值0.08亿元,增长18.5%;畜牧业增加值10.56亿元,下降0.7%;渔业增加值0.40亿元,增长17.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3亿元,增长6.1%。

蔬菜产量47.16吨,同比增长9.3%;肉类总产量5.37万吨,同比下降0.7%;禽蛋产量9727吨,同比增长4.2%;水产品产量3899吨,同比增长15.4%。

(二)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0万元及以上口径)实现工业增加值166.51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1-2月提高0.9个百分点。

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0.36亿元,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6.15亿元,同比增长5.0%,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7个百分点,也低于重工业7.8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工业快速增长,比重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1.36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4.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9%,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6.75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3个百分点。除烟草制造业下降6.4%外,其余五个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铝及铝加工业增长53.2%,特色食品业增长32.4%,磷煤化工增长16.6%,现代医药增长16.4%,装备制造业增长9.6%。

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76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2.5个百分点。绝对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3%,占比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项目)完成521.58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219.36亿元,同比下降0.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0.41亿元,同比增长180.3%;第二产业投资46.79亿元,同比下降2.1%;第三产业投资444.38亿元,同比增长19.5%。

(四)消费品市场增速趋缓。

一季度,我市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3.31亿元,同比增长11.2%。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214.55亿元,增长10.6%;乡村实现18.76亿元,增长18.3%。按消费形态分,餐饮营业额10.86亿元,增长9.1%;商品零售销售额222.45亿元,增长11.3%。

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下滑趋势有所好转。自2023年以来,全市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出现负增长趋势。各部门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转变经营方式、转变经营理念,经营情况有所好转,今年一季度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营业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营业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8%。从全社会情况来看,一季度,占比仅5%的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5.67亿元,同比增长14.5%,高于批发零售额增速6.5个百分点。

网上销售增长迅速。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为1.02亿元,同比增长85.7%,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5个百分点。网络零售持续保持高增长,但总量较小,拉动不明显,仅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2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支稳步增长。

猜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