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习网初中知识点初一内容页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

2024-02-28 04:11:58 初一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一

数学活动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活动1 用火柴棍摆放图形,探究火柴棍的根数与图形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活动2 探究月历中数之间所蕴含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2.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将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进一步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进行化简,是整式与整式加减的应用.

两个数学活动综合运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活动1中的核心问题是寻求三角形的个数与火柴棍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的本质是变化与对应.由于观察图形时入视的角度不同,规律的显现方式不同,得到的表达形式不同,但经过整式的加减运算后得到的结论是唯一确定的.活动1先从图形的特殊情况入手,体现由特殊到一般地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的思维活动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体现借助于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过程,体现借助于图形的变化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活动2应用整式的加减探究月历中数之间的规律:(1)月历中数的排列规律;(2)由数的排列规律引出运算规律,应用整式的加减进行化简,表示出一般规律;(3)如何设字母可以简化表示方法和运算.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数学活动中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

二、教材解析

本套教科书专门设计了“数学活动”专栏,旨在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有趣的数学活动.其中活动1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入手“如图1所示,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引发学生的思索和探究.问题中并没有先问“图形中含有2,3,4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而是直接问“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发现要解决一般性问题应先从特殊值入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地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之后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当图形中含有2012个三角形时,需要多少根火柴棍?”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由特殊 一般 特殊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体会一般性规律的实际意义.活动2设计了一个问题串,6个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月历中数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应用本章所学的整式的加减探究方框里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两个活动的侧重点不同,活动1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用整式准确地表示数量关系;活动2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应用整式的加减探究月历中的数量关系.通过这两个数学活动检验学生对于第二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本节数学活动课教师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为学生留出探索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求使得数学结论的获得是通过学生思考、探究活动而得出的.

三、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地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学生用整式表示出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整式表示出月历中不同位置上的数字的一般表达式并探寻规律;

目标(2)是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学生需要体会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寻找一般规律的方法,先把复杂图形分解,从其中的特殊图形入手,先就个体观察特征,再扩展到一般,最后由整体总结规律,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模式.在活动2中,分析月历中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时,经常先将月历分解,分别从横、纵、对角线等不同的方向入手观察特征,再推广到一般,用整式表示出数的一般规律;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出最优方案.学生体会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 动手实践 寻求规律 归纳总结.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猜想验证,归纳总结这些数学活动,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达成目标(3)的标志: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自主探究两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成功的快乐,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章学生已经学习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但是正确理解字母的真正含义,熟悉用符号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发现火柴棍根数的变化情况,但要借助观察图形的变化寻找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n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是有一定困难,在总结变化量与n的对应关系时学生也容易出错.所以用整式准确地表示出这种对应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活动2中,探索月历中数字的排列规律比较容易,但要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探究月历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利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准确表示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根据活动课的特点,学生准备一盒火柴棍、若干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一张月历.教师准备几何画板软件供学生使用,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数学活动1

问题1 如图1所示,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图1

(1)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2)当图形中含有2012个三角形时,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师生活动: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已准备好的火柴棍动手摆放图形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代表(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展示小组讨论的过程与结果.教师重点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会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呈现规律,会从数和形两个方面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于“形”进行思考和推理,加强对图形变化的感受.

在活动的过程中,整理数据,观察火柴棍的根数与n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突破难点.问题1的解决方法很多,下面列出几种常见方法仅供参考.

①从第二个图形起,与前一图形比,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增加两根火柴棍,可得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 3 3+2 3+2+2 3+2+2+2 … 表达式:3+2(n-1)=2n+1.

②每个三角形由三根火柴棍组成,从第一个图形起,火柴棍根数等于所含三角形个数乘3,再减去重复的火柴棍根数,可得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 火柴棍根数 1×3 2×3-1 3×3-2 4×3-3 … 3×n-(n-1) 表达式:3n-(n-1)=2n+1.

③从第一个图形起,以一根火柴棍为基础,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增加两根火柴棍,可得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 1+2 1+2+2 1+2+2+2 1+2+2+2+2 … 表达式:1+2n.

④从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的对应关系观察可得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 3=1×2+1 5=2×2+1 7=3×2+1 9=4×2+1 … n×2+1 表达式:2n+1.

⑤将组成图形的火柴棍分为“横”放和“斜”放两类统计计数,可得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 1+2 2+3 3+4 4+5 … n+(n+1) 表达式:n+(n+1)=2n+1.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几个题目.

1.教师读题,指名回答.

(1)5个人+8个人=    ;?

(2)5只羊+8只羊=    .?

2.师: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归为一类:8x2y,-mn2,5a,-x2y,7mn2,,9a,-,0,0.4mn2,,2xy2.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

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对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给予肯定.

二、讲授新课

1.同类项的定义: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2y与-x2y可以归为一类,2xy2与-可以归为一类,-mn2、7mn2与0.4mn2可以归为一类,5a与9a可以归为一类,还有、0与也可以归为一类.8x2y与-x2y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同样地,2xy2与-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1,y的指数都是2.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0与也是同类项.

通过特征的讲述,选择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作为研究对象,并称它们为同类项.(板书课题:同类项)

(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同类项概念,可设问同类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归纳总结)

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的同类项概念以及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三、例题讲解

教师读题,指名回答.

【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x与3mx是同类项.(  )

(2)2ab与-5ab是同类项.(  )

(3)3x2y与-yx2是同类项.(  )

(4)5ab2与-2ab2c是同类项.(  )

(5)23与32是同类项.(  )

(这组判断题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其中第(3)题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只要运用乘法交换律即可;第(5)题两个都是常数项属于同类项.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单看指数不同,误认为不是同类项)

【例2】 游戏.

规则: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

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

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写一个单项式同类项的经验,从而揭示同类项的本质特征,透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例3】 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3x-2y+1+3y-2x-5;

(2)3x2y-2xy2+xy2-yx2.

【答案】 (1)3x与-2x是同类项,-2y与3y是同类项,1与-5是同类项.

(2)3x2y与-yx2是同类项,-2xy2与xy2是同类项.

【例4】 k取何值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答案】 要使3xky与-x2y是同类项,这两项中x的次数必须相等,即k=2.所以当k=2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例5】 若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类项.

(1)(s+t)-(s-t)-(s+t)+(s-t);

(2)2(s-t)+3(s-t)2-5(s-t)-8(s-t)2+s-t.

(组织学生口头回答上面三个例题,例3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由教师标出不同的下划线,并运用投影仪给出书面解答,为合并同类项做准备.例4让学生明确同类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例5必须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

通过变式训练,可进一步明晰“同类项”的意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识别能力.

四、课堂练习

请写出2ab2c3的一个同类项.你能写出多少个?它本身是自己的同类项吗?

(学生先在课本上解答,再回答,若有错误请其他同学及时纠正)

【答案】 改变2ab2c3的系数即可,与其本身也是同类项.

五、课堂小结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同类项.

第2课时 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过程与方法】

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

【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为了搞好班会活动,李明和张强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面抄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面抄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面抄和5支水笔.问:

(1)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面抄和多少支水笔?

(2)若设软面抄的单价为每本x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

学生完成,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

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学生讨论问题(2)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得结果都为(21x+25y)元.

由此可得: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三、例题讲解

【例1】 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答案】 原式=3x2y+5x2y-4xy2+2xy2+5-3=(3+5)x2y+(-4+2)xy2+(5-3)=8x2y-2xy2+2.

根据以上合并同类项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

【例2】 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1)2x2+3x2=5x4;  (2)3x+2y=5xy;

(3)7x2-3x2=4; (4)9a2b-9ba2=0.

(通过这一组题的训练,进一步熟悉法则)

【例3】 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x=-3.

【答案】 3x2+4x-2x2-x+x2-3x-1=(3-2+1)x2+(4-1-3)x-1=2x2-1,当x=-3时,原式=2×(-3)2-1=17.

试一试:把x=-3直接代入例4这个多项式,可以求出它的值吗?与上面的解法比较一下,哪个解法更简便?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在求多项式的值时,常常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这样比较简便)

课堂练习.

课本P71练习第1~4题.

【答案】 略

四、课堂小结

1.要牢记法则,熟练正确的合并同类项,以防止2x2+3x2=5x4的错误.

2.从实际问题中类比概括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合并同类项.

第3课时 去括号、添括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和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和添括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双方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和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难点】当括号前是“-”号时的去括号和添括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还记得我们前面用火柴棒摆的正方形吗?记录正方形的个数与所用火柴棒的根数.

1.若第一个正方形摆4根,以后每个摆3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 4+3(n-1) .?

2.若每个正方形上方摆1根,下方摆1根,中间摆1根,还需加1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 n+n+(n+1) .?

3.若每个正方形都摆4根,除第1个外,其余的都多1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 4n-(n-1) .?

4.若先摆1根,再每个正方形摆3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 1+3n .?

搭n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的根数,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所用火柴棒的根数相等吗?

生:相等.

师:那么我们怎样说明它们相等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评:4+3(n-1)用乘法的分配律把3乘到括号里,再合并得3n+1;4n-(n-1)可看成4n与-(n-1)的和,而-(n-1)可看成n-1的相反数,即为1-n,所以4n-(n-1)等于4n+1-n=3n+1.

活动一 去括号

师:在代数式里,如果遇到括号,那么该如何去括号呢?

我们再看看以前做过的习题.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范文三

一、教学内容解析:

1.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1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2.在学生明白事物的分类的基础上引入同类项的概念,使学生熟练的会找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3.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4.让学生在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掌握以后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的类推能力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设置: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几个单项式是不是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解同类项的“两同两无关”、 合并同类项的“一变两不变”以及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步骤“一找二变三移四结五合并”,以口诀形式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5.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定义、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三、学生学情分析:

1.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2.要学习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要求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分类。

3.学生在找同类项中问题不大,这部分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消化,而在合并同类项时有的同学对同类项中利用乘法交换律时容易出错,还有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时容易将单项式的系数找错,特别是系数是负数的,学生容易遗漏,老师要在课堂上加以讲解。

4.找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口诀,更加简单的记忆。

四、教学策略分析:

1.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引导、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2. 本节课主要是找同类项跟合并同类项,而七年级学生对事物的分类已经能熟练的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我先从事物的分类出发引导学生总结出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

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探究、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学案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合并同类项时,针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我设计一些他能接受的实例加以讲解,如:一个苹果加两个苹果是几个苹果?得出的答案中与前面的问题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什么?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以此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4.在给出同类项的概念后还是有一些同学不能快速的找出同类项,此时加一些练习让他们找再让同组的其他同学加以点评,使其加深影响。

5.在课堂上由小组合作学习,时同组的学生一起做练习,再由组长将本小组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最后由其他小组的成员或组长给全班学生讲解这些问题,最后做到所有同学都会能掌握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教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设 计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

我们在电视上看过动物园吧,那大家是不是发现兔子与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老虎与老虎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何不把老虎与兔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

问题2:

(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事物也需要分类?能举出例子吗?如:垃圾、零钱、水果及各种产品分类.

(2)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问题,在数学中也有分类的问题吗?请在下列代数式中找出一些朋友,再把它们分别归类.并说明你的理由。

100a 240b 5ab2 -12

-9x2y3 5x2y3 60b -13ab2

200a 27 -0.5y3x2

通过观看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形成概念

100t 、252t; 3x2、2x2;? 3ab2、4ab2; -9x2y3、5x2y3

思考:上面这些式子的分类对吗?观察每一类中的两个式子都是什么?它们放到多项式中叫做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看课本63页文字。(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

(1) 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

(2)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类比数字运算让学生自己得出同类项的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类比学习的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强化概念

思考: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1)ab与3ab; (2)2a b与2ab ;(3)3xy与- xy;

(4)2a与2ab (5)-2.1与 ; (6)53与b3; 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知识链接

如果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同类项,那么常常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到简化,那么怎样才能把同类项合并起来呢?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1:

100t +252t=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x2+2x2=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3ab2-4ab2=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9x2y3+5x2y3=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问题2:

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例如:试化简多项式3x y-4xy -3+5x y+2xy +5

解:原式=3x y-4xy -3+5x y+2xy +5-------------找出

(用不同的标志把同类项标出来!)

=3x y+5x y+(-4xy )+2xy +(-3)+5 -----减法变加法

=3x y+5x y+(-4xy )+2xy +(-3)+5----加法交换律

=(3x y+5x y)+[(-4xy )+2xy )]+[(-3)+5)]------------加法结合律

=(3+5)x y+(-4+2)xy +2 ---------合并同类项

=8 x y-2 xy +2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原多项式的值不变。

合并同类项: 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探讨: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法则: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

学生通过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能增强学生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运用。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使学生养成总结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提问中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并对讲解或回答问题的同学每次奖励一颗小红星,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引出法则

例题: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12x-20x+6x;(2)-9x2+0.5x2+6;(3)6a -5b +2ab+b -6a

解:1). 12x-20x+6x

原式=12x+(-20x)+6x

=[12+(-20)+6]x

=-2x

方法是:(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

(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猜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