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重视复习。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我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多,但是反复的遍数很多,以加深印象。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阶段的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阶段的政治必修三知识点1
1、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三点:物质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具有可知性。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载体)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物质运动的规律
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_
原理
A规律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普遍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_:
A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B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物质决定意识
①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5、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A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并不是否认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它要求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7、实践
①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注意: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人类所特有)、以客观事物位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的特点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而产生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标准
A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
B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
C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才能检验
④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认识就失去了意义。
9、真理
①真理的客观性
A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因为:
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即只有一个真理。
②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③真理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如果超出了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④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A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使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B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10、认识过程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
A认识的对象是变化的
B人是时代延续的
C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二阶段的政治必修三知识点2
GD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GN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农业的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由我国农业现状决定:
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
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3.由建国以来我国历史证明:农业发展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快
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2.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
1.含义:粗放向集约转变
2.核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1)靠政策
(2)靠科技:靠科技:a,提高全体农民的素质和科技素质b农业、科技、教育结合,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3)靠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共同投入
(4)靠产业化经营::a: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b目标:把农业生产改造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大生产c重要性: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5)靠产业结构调整
高二阶段的政治必修三知识点3
1、文化是什么、内涵(识记,小题)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作用)
(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世界范围内的反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简单地说,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