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习网高中知识点高二内容页

高二生物学会考的知识必考点归纳

2024-02-29 16:09:35 高二

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也许你在高一阶段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但进入高二时期,你的学习目标就应该逐步清晰和明朗起来,否则学习就会缺乏动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学会考的知识必考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生物学会考的知识必考点1

一、种群的概念和数量特征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

(1)样方形状:一般以正方形为宜。

(2)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

3、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

农业害虫的监测和预防,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一、种群概念和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常用方法——样方法

(1)步骤: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设计计数记录表→实地计数记录→计算种群密度

(2)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2、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捉法

(1)主要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原来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捕。

(2)计算公式:标记总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内个体总数)

(3)操作注意事项: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③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等的影响。

④标记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⑤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会消失。

高二生物学会考的知识必考点2

1、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已分化的细胞具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

(3)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_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细胞全能性的证明实例

(1)植物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克隆动物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发育的潜能.

3、可作为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实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起点:具有细胞核的细胞;②终点:形成完整的个体;③外部条件:离体、营养物质等.

注:种子发育成植株不叫全能性.

4、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的关系: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全能性越高.

5、细胞全能性比较

(1)动物与植物: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同一个体: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3)同一细胞:刚产生的细胞>成熟细胞>衰老细胞.

高二生物学会考的知识必考点3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

①、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②、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

①、胡萝卜素——橙_——主要吸收蓝紫光

②、叶黄素——_——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⑴、提取方法:丙_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_混合

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

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能

CO2+H2O——→(CH2O)+O2

叶绿体

光能

6CO2+12H2O——→C6H12O6+6H2O+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Ingen–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⑴、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暗处数小时,耗尽其营养.

⑵、遮光处理——绿叶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

⑶、光照数小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行光合作用.

⑷、碘蒸汽处理——遮光的一半无颜色变化,暴光的一侧边蓝绿色.

14、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卡门(M.Kamen)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氧气来自水.

⑴、同位素标记法三要点:

①、用途: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②、方法:放射性同位素能发出射线,可以用仪器检测到.

③、特点: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不影响细胞的代谢.

⑵、用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

⑶、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提供H218O,另一组提供C18O2.

⑷、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

⑸、结果,只有提供H218O时,植物释放出18O2.

15、卡尔文循环——卡尔文(M.Calvin,1911——)实验

⑴、用14C标记CO2得14CO2

⑵、向小球藻提供14CO2,追踪光和作用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

14CO2—→14C3—→14C6H12O6

⑶、结论:

16、光合作用过程

⑴、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

⑵、光反应:

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一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②、主要反应: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分解水,产生[H]和氧气;生成ATP.

③、场所:叶绿体基粒囊状膜上.

④、能量变化: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化学能.

⑶、暗反应

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二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②、主要反应:固定二氧化碳生成三碳化合物;[H]做还原剂,ATP提供能量,

还原三碳化合物,生成有机物和水.

③、场所:叶绿体基质中.

④、能量变化:活跃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⑷、过程图(P-103图5-15)

二、应会知识点

1、光合作用中色素的吸收峰(P-99图5-10)

2、叶绿体结构(P-99图5-11)

⑴、具有内外双层膜.

⑵、具有基粒——由类囊体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3、化能合成作用

⑴、概念:指利用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⑵、典型生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瘤细菌等.

⑶、硝化细菌:原核生物,能利用环境中氨(NH3)氧化生成亚_(HNO2)或_(HNO3)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

⑷、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是自养生物

高二生物学会考的知识必考点相关文章:

猜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