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习网考试资料考研资讯内容页

考研复试文科是否更重英语基础

2022-03-12 23:15:02 考研资讯

  考研复试文科是否更重英语基础

  考研复试的时候,很多同学会纠结着文科是否更重英语基础的这个问题。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复试文科更重英语基础指南,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复试文科更重英语基础指导

  在复试过程中导师会和考生面对面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会全面考查考生的能力,尤其会对作为该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进行重点考查,以判断该学生是否适合进行该专业的深入研究。此刻专业的独特性就更加凸显出来。专家提醒考生,在重英语型专业的复试过程中,导师往往会注重英语水平的考查,大家务必要做好相关准备。

  文科更重英语基础

  一般来讲,高校对社会科学研究生的英语要求要远远高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生。但是从社会科学内部来比较,不同的专业要求也有所不同。高校对社会科学研究生的英语要求要远远高于自然科学研究生,但并非所有的重英语基础型专业都是社会科学专业,理工科中也有一些重英语基础型的专业,在复试中对英语的考查亦是非常严格。以清华大学通讯工程专业为例,清华大学的通讯工程专业的复试,会先发给考生一篇该专业的阅读文章,一般阅读难度较大,留给考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规定时间过后将收回考生的文章,据文章用英语对考生进行专业课的考查,老师先是问大意,然后问详细知识点,会询问该专业的前沿问题,比初试英语的阅读要更注重专业性,会有很多专业术语,难度不可谓不大。专家提醒考生,不论哪些学科,大家在英语方面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力求有备无患。

  面对面交流要求并不高

  重英语型专业复试,在和导师面对面的面试环节中,英语方面导师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对该专业英语的熟悉程度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专业术语上;另一方面是导师对考生英语逻辑和英语表达能力的考查。相比较而言,导师不会要求你的英语口语多么地道和标准,导师对你回答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也不会非常的严苛。重英语型专业复试,需要有针对性地从两方面进行准备。一是要熟悉专业术语,要尽量掌握较多的专业术语,可重点查看中文论文的英文摘要和国外的重要论文;二是要锻炼用英文回答专业问题的逻辑性,对外文论文草拟几个问题进行回答是不错的方法。专家认为,不论要求如何,大家还是可以在口语方面多下点功夫,这样会在复试时得到不错的收获。

  考研复试态度严谨求精确

  态度严谨求精确

  传授嘉宾:杜明义

  所报学校:武汉大学

  所报专业:基础数学专业函数论及其应用方向

  复试情景再现:

  我是2006年考研的,当时初试的成绩不太理想,所以复试的时候足足捏了一把汗。

  武汉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的复试,不同的研究方向笔试的科目也不相同。我的方向函数论及其应用考的是多复分析。基础数学的复试题目多分布在曲线、求积分的常用方法、柯西古萨定理、留数定理、复合闭路定理、牛顿公式求积法、根据定理等。

  现身说法:

  对于入围了复试但初试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来说,在复试的时候要努力向老师证明你的专业水平。

  基础数学是一门很讲究正确性和严密性的科学,所以在回答问题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的'时候都要做到简单、准确,比如像插值和、拟和的区别,这样的问题要分清楚,前者是求满足给出插值点性质的函数,后者求一曲线的函数是已知点。

  “我就是个研究生”

  传授嘉宾:小李

  所考学校:北京林业大学

  所报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复试情景再现:

  复试分两天进行,第一天上午进行笔试,下午听力,第二天全天面试。

  笔试题目分为专业知识考查和英汉互译。专业知识考查的内容渗透着本校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以及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动态。几道大题比较难,但解答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了解该专业的前沿发展动向,以及对具体问题是否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甚至研究方案。本科生能做到这点不容易,之前复习准备的基本知识根本派不上用场,还需要花时间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面试分为英文自我介绍、抽取专业实验进行论述、导师提问三个环节。我之前把英文自我介绍背得很熟练,谁知导师们临时换题,改为英语提问,还好我准备得全面,随机应变地利用自我介绍的内容回答了导师提问。主要是生活学习的问题和一些简单的专业问题

  现身说法:

  初试考完到复试前这段时间应大量阅读本专业与所报院校研究方向相一致的文献资料,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练习如何从研究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复试时不要再像本科那样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是要像研究生那样对问题进行整合、分析、举一反三。另外,面试的时候一定要镇定、自信,面对变化不要慌张。有的老师临时掉换问题就是要考查你是否具有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应变能力。

  研究生复试避免陷入四大误区

  误区1 初试成绩排名靠前就可高枕无忧

  按照往年惯例,各大高校复试时间基本上是从每年3月下旬开始,4月下旬、5月上旬基本结束。复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过去一般是等额面试,现在基本上都已改成差额面试,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依据单科成绩和总分、专业招生人数来确定。各学科专业一般按1:1.2的比例个别学科专业可视生源情况作适当调整,热门专业可以达到1:1.5甚至更高差额复试。基本上,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复试中折戟,竞争还是相当残酷的。

  “初试成绩很好,但是最终被淘汰的例子每年都有,并且数量还挺多的。”张勇提醒考生,在考研过程中,不要觉得初试成绩高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高分只代表你获得了进入复试环节的入场券,顶多就是站在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但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有关部门就加大了复试成绩在研究生考试中所占的比例。目前整体来看,复试成绩占到考研总分数的比例从30%到60%不等,部分院校甚至对上线考生只看复试成绩。从这个角度来看,复试和初试阶段一样重要。

  在复试时,导师将通过交谈和提问,对考生的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应变与表达能力、专业研究潜力及创新意识进行全面考察。心理素质不好、科研能力不强、专业知识面不广或是应试型的考生就很有可能被淘汰。因此,即使初试成绩排名高,照样有被淘汰的可能。同样道理,就算初试时排名并不靠前,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获得录取资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误区2 面试前背好“段子”更容易过关

  “很多考生在参加复试前都会准备一些诸如自我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等常见问题,提前背好。”张勇透露,在当下研究生考试复试过程中,学生准备的痕迹较为浓重。他表示,“其实,参加面试的导师人手一份考生的基本资料,他们通常不会听学生背诵提前准备好的内容。事实上,整个面试过程中,现场性的东西更多,很多专业知识题都是现场随机抽取,因此,考生应以专业为背景做准备。”

  张勇强调,研究生考试复试侧重考查的是考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综合素质,“比如在上海交大,如果专业素养不够,复试成绩不及格,将被一票否决。”张勇建议,考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

  根据往年研究生考试复试的经验,面试问题通常是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或者是导师研究领域方面的问题。参加面试前,考生可以多查阅一些本专业的期刊,了解这一领域最新的前沿动态。此外,考生最好充分了解自己所报专业各导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了解一下本专业目前正在承担或已经完成的比较重大的科研项目,认真阅读导师们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或许在复试中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此外,考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导师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事先一定要准备充分。考生可以上网查阅一下导师最近3年发表过的文章,了解导师研究的侧重点在哪些方面,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如果你的观点和导师的一致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他一定会对你留下不错的印象。

  误区3 面试时过分夸大自身实力

  “根据以往经验,考生在复试时一定要实话实说,展现自己的实际能力。”张勇表示,很多考生在本科阶段会参加一些课题研究、报告、实验等,一般是考生跟着自己的师兄、师姐做的,因此对整体情况了解并不多。但总有考生会在复试过程中,过分夸大自身实力,将这些课题、报告都“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

  张勇建议,考生应该根据自己报考的不同的研究生类型做好准备。如文科研究生面试、理科研究生面试、学术型硕士面试和专业硕士面试各有不同。理科生的面试很强调考生的动手能力,如上海大学理学院的专业知识考查就已由书面考试改为专业实验,让考生直接操作仪器、观察现象、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最后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在上海交通大学,我们也建议各学院在面试过程中,有条件的最好能通过让考生做实验、上机、专业课考试等方式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张勇认为,过去只通过半个小时的面试就给考生打分数的方式略嫌草率,此举有助于降低研究生复试的随意性,增加复试的有效性。

  在一些文科类的复试中,则常会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复试,即将几个考生分为一组讨论一个问题,从讨论过程中考查考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一些院所还会考查考生的文献综述能力,一般是让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查阅外文资料,就问题写出中文综述,借以考查搜集、查阅文献的能力。

  另一方面,研究生被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学术型硕士,一类叫专业硕士。“专业硕士以应用型为主,学术型硕士强调考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潜力,学生在准备时要按照不同专业、类型来准备。”张勇介绍道。

  张勇建议,考生在参加复试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研究生考试复试的具体形式和考查重点。考生既可以找在读的本专业的研究生了解他们当年是如何复试的,也可以向本专业的指导老师了解一下应先重点准备哪些东西等,还可以到学校研究生招办询问。

  误区4 面试前一定要联系导师

  在复试前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这恐怕是让诸多考研学子纠结的话题。复试前联系导师,本身也是双刃剑,因此考生更应谨慎考量。张勇认为,“其实多数考生没必要提前联系导师,至少在复试阶段,联系导师和你通过复试没有太大关系。”据张勇介绍,研究生复试基本上都是由3-5名本专业导师组成的学科组进行面试,参加面试的导师不一定有考生所联系的导师。“在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基本上是在学生进校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后,考生已经上过导师的课,对导师有所了解后,我们才会组织师生见面会,让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

  尽管如此,仍有很多考研过来人建议,考生应该在复试前与导师取得联系。上海大学文学院研三学生小李认为,较为合理的做法是,可以和导师取得些联系,但不要一厢情愿地捆绑。最好对所选导师的学术研究方向有较多了解,以增加自己的成功几率。他同时建议,在选择导师之前,一定要详细地了解导师当年的招生名额、保送内定名额以及初试成绩前几名学生的报考方向和选导师的情况。如果初试前三名和你报考的是同一导师,而该导师又只招一名学生,除非你对自己的复试非常有信心,否则还是早点改弦易辙为好。

  此外,另一种较为合理的办法是,除了导师,考生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来了解所报考学校及复试情况。如通过过来人,即上届的师兄师姐来了解情况,多与他们沟通,多向他们提问有关复试的信息,通过这些过来人能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往年的复试形式、复试真题、招考人数甚至是调剂信息等,这样你掌握的信息越多,掌握信息的速度越是快捷,面试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猜你可能喜欢